哈萨克斯坦畜牧业现状调研与需求分析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的畜牧业大国,也是我国的邻国与重要合作伙伴国,与我国新疆接壤,围绕畜牧业发展和合作共赢,两国立足地缘、人文、科技、经贸等优势开展了诸多领域的重要合作,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中哈农业合作明显加速,农产品贸易量与结构随市场需求持续优化 ,农产品到达中国市场的通关时间缩短了90%,经贸往来与文化科技交流日益活跃,作为中亚地区的畜牧业生产大国,哈国畜牧业的发展广受各界关注,深入了解哈国的农牧业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开放合作发展提供了机遇。
一、哈萨克斯坦农牧业发展概况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面积272.49万km2 ,是中亚地区一个大国家,亦是全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地处中亚,它西濒里海,东南连接中国新疆,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其中土地面积2.70亿hm2,内陆水域面积为252万hm2。境内大部分领土为平原和低地。2015年人口数量17625262人,城市人口占人口数量的50.7%,农村人口占人口数量的49.3%。全国有农牧业用地2.1亿hm2,人均约12hm2 ,2013年末人均GDP为13124美元,农业总产值9179610110美元(FAO),农业人均收入为1056美元,主要农作物面积为16898993公顷(FAO2014),产量17100400吨,畜牧业总产值为3732935750美元,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40.6%。牛业产值达2553387777美元(其中:肉牛业总产值达1027202907美元,牛奶产值1526184870美元),牛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68.40%,其中:肉牛业产值分别占畜牧业总产值的27.52%和农业总产值的11.19%,肉牛业人均收入为118.2美元。
二、资源环境与畜牧业发展
哈萨克斯坦属大陆性气候,多为平原和低地,其中西南部属图兰低地和里海沿岸低地,中、东部属哈萨克丘陵,东缘多为山地。半荒漠、荒漠地带约占全境面积的60%,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18 ℃~-4 ℃,7月平均气温19 ℃~26 ℃;平原地区年降水量约100~300mm,山区可达800~1500mm,地理环境与自然生态条件都非常适宜发展畜牧业。哈萨克斯坦天然草地面积辽阔,而且光热资源丰富。哈萨克斯坦拥有的草场面积是1.893亿公顷,草场面积排名世界第五,草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5%,天然草场面积1.843亿公顷,人工草场面积500万公顷,夏季牧场占草地资源的51.6%,春夏牧场占比77.1,冬牧场占比30.0%,四季牧场面积2630万公顷。除北部地区外,多数草地可以全年利用,拥有460万hm2刈草场和15720万hm2天然牧场年产草量在8000万吨左右。这为发展畜牧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哈萨克斯坦的畜牧业从天然草地获得的饲草占各类饲草总量的80%,个别地区可达90%。在南部地区,牲畜的80%都在天然草地放牧。缺乏稳定的饲草、料供应基础是制约哈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哈萨克斯坦畜牧业多采用传统的生产模式,由于受气候条件的限制,草场只有春夏和秋季部分时节可以使用,在寒冷时节无法野外放牧,只能采用饲料喂养。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需求以及出口的需要,哈萨克斯坦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畜牧业生产与产业结构调整,并因地制宜的制定和实施了各州的饲草料储备计划任务,为畜牧业生产中饲草料的保障制定了诸多措施,为畜牧业的稳产与增产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畜牧业发展特点与优势主导产业
哈萨克斯坦具有发展畜牧业的优势资源条件,丰富的草场资源可最大限度的降低产品成本, 肉牛养殖生产因在畜牧业中权重大而成为优势主导产业。
(一)品种与数量
哈萨克斯坦的牛业养殖包括水牛和黄牛两个种属,黄牛种属可划分为乳用品种、乳肉兼用品种、肉用品种三大类型,肉用品种主要有哈萨克白头牛、安格斯牛、圣塔格特鲁德牛、夏洛来牛、卡尔梅克牛、加洛韦等10个肉用品种牛,据哈萨克斯坦官网数据报告[1],2015年底,哈国牛的存栏量达617.98万头,规模化牛场养殖数量为652198头,牛的规模化养殖率为10.6%,肉牛的规模化养殖占牛规模养殖的60.26%。
存出栏量及历年变化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征,哈萨克斯坦牛的养殖数量自其独立以来经历了较大的波动变化,各种因素影响的综合体现是牛的存栏数量从1992年的909.6万头急速下降到1999年的369.7万头,在同一时期牛的出栏量经历了1992-1994的快速增长期,出栏牛从322.9万头增加到399.6万头,大量的出栏及低水平的繁殖效率使得牛群的数量和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出栏增加为表象的肉类生产导致了大量的生产母畜被宰杀,重创了养牛业的再生产能力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存栏量排名从全球第17位上升到第14位,2000-2001年牛的出栏量下降至180万头,相比1992年的323万头出栏量,出栏下降44%,存栏下降56%,牛的存栏与出栏达历史最低极值,2001年以后,随着年度出栏量的减少与相关措施的实施,牛的存栏缓慢增加并带动了后续出栏量的同步回升,截止2013年末,牛的存出栏比已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见表1)。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牛出栏率在30-35%更能维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表1 哈萨克斯坦1992-2014年末牛存出栏量
项目 | 牛存栏量(头) | 牛出栏量(头) | 出栏率(%) | ||||
水牛 | 牛 | 牛和水牛 | 出栏数 | 占全球出栏比 | 全球排名 | ||
1992 | 12000 | 9084000 | 9096000 | 3229000 | 1.27 | 17 | 35.50 |
1993 | 11000 | 9576300 | 9587300 | 3485000 | 1.37 | 15 | 36.35 |
1994 | 10500 | 9347000 | 9357500 | 3996100 | 1.55 | 14 | 42.70 |
1995 | 10500 | 8072900 | 8083400 | 3454446 | 1.33 | 17 | 42.74 |
1996 | 10000 | 6859900 | 6869900 | 3050836 | 1.17 | 17 | 44.41 |
1997 | 10000 | 5424600 | 5434600 | 2656803 | 0.99 | 17 | 48.89 |
1998 | 9000 | 4307100 | 4316100 | 2317685 | 0.86 | 26 | 53.70 |
1999 | 9000 | 3957900 | 3966900 | 1987958 | 0.74 | 33 | 50.11 |
2000 | 9000 | 3998200 | 4007200 | 1830141 | 0.67 | 34 | 45.67 |
2001 | 9000 | 4106600 | 4115600 | 1817900 | 0.68 | 32 | 44.17 |
2002 | 9000 | 4293500 | 4302500 | 1901668 | 0.7 | 29 | 44.20 |
2003 | 9000 | 4559500 | 4568500 | 1979812 | 0.71 | 27 | 43.34 |
2004 | 9000 | 4871000 | 4880000 | 2100115 | 0.75 | 27 | 43.04 |
2005 | 9000 | 5203900 | 5212900 | 2199889 | 0.77 | 27 | 42.20 |
2006 | 10000 | 5457400 | 5467400 | 2316505 | 0.8 | 26 | 42.37 |
2007 | 10000 | 5660400 | 5670400 | 2422531 | 0.83 | 26 | 42.72 |
2008 | 10000 | 5840900 | 5850900 | 2535378 | 0.86 | 23 | 43.33 |
2009 | 10000 | 5991600 | 6001600 | 2537360 | 0.86 | 23 | 42.28 |
2010 | 10000 | 6095200 | 6105200 | 2590163 | 0.88 | 24 | 42.43 |
2011 | 10000 | 6175300 | 6185300 | 2486907 | 0.85 | 26 | 40.21 |
2012 | 10000 | 5702400 | 5712400 | 2266409 | 0.77 | 27 | 39.68 |
2013 | 10000 | 5690000 | 5700000 | 2289294 | 0.77 | 28 | 40.16 |
2014 | 10000 | 5851200 | 5861200 |
注:数据来源FAO统计资料
(二)养殖区域、规模与结构
哈萨克斯坦牛的养殖在全国14个州均有分布,肉牛的规模养殖存栏量在2015年全国牛的规模化养殖量为65万头,占牛存栏的10.6%,肉牛存栏393033头,有11个州的规模养殖场中肉牛的存栏超过50%;在牛的规模养殖方面,阿克莫拉州、阿拉木图州、江布尔州、科斯塔奈州 、巴甫洛达尔州、北哈萨克斯坦州等6个州的牛规模化养殖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肉牛的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0.26%,阿特劳州、克孜勒奥尔达州、曼格斯套州、南哈萨克斯坦州等4个地州牛的规模养殖存栏数较少,肉牛的规模养殖总量不足万头,据相关资料统计(表2),2015年末的肉牛规模化养殖情况为:阿拉木图84694头、 科斯塔奈州48087头、江布尔州45914头、阿克莫拉州45528头、东哈萨克斯坦州43001头、西哈萨克斯坦州28066头,肉牛在规模化养殖中的占比60.26%,从产业的发展来看,哈萨克斯坦的畜牧业仍以传统的中小规模散养为主,牛的养殖以农户放牧散养为主体,约占牛存栏量的89.4%。
表2 哈萨克斯坦2015年末各地州牛存栏、规模与结构 单位:千头
序号 | 地州 | 牛存栏量 | 牛规模养殖 | |||
数量 | 比例 | 肉牛 | ||||
数量 | 比例 | |||||
1 | 阿克莫拉 | 383.5 | 64.292 | 16.8 | 45.528 | 70.81 |
2 | 阿克秋宾 | 384.9 | 21.714 | 5.6 | 16.031 | 73.83 |
3 | 阿拉木图 | 899.7 | 165.003 | 18.3 | 84.694 | 51.33 |
4 | 阿特劳 | 150.4 | 3.813 | 2.5 | 1.841 | 48.28 |
5 | 东哈萨克斯坦州 | 839.4 | 69.357 | 8.3 | 43.001 | 62 |
6 | 江布尔州 | 315.5 | 68.249 | 21.6 | 45.914 | 67.27 |
7 | 西哈萨克斯坦州 | 470.4 | 29.431 | 6.3 | 28.066 | 95.36 |
8 | 卡拉干达州 | 472.4 | 17.049 | 3.6 | 13.536 | 79.39 |
9 | 科斯塔奈州 | 420.7 | 75.526 | 17.9 | 48.087 | 63.67 |
10 | 克孜勒奥尔达州 | 268.9 | 5.131 | 1.9 | 2.785 | 54.28 |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