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暑,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这样的神话传说:之前玉皇大帝在天上待得太久了,很想了解一下现在凡间人们过得怎么样。但玉皇大帝自身公务繁忙,无法亲自下凡考察民情,于是他指派三太子和几个天兵天将在一个凉爽微风的清晨下凡视察。到了凡间,三太子感受到了在天庭从未感受过的炎热和沉闷,整个人间像一个巨大的蒸炉,汗珠不停地滚落,他的衣服都被汗浸透了。在这样的气温下,农民们仍然在田野间为了生计而辛苦地劳作。此情此景,让三太子深受震撼。回天庭后便将见闻告诉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派了很多神仙来拯救这样的气候,但是全都无济于事,他们认为这是自然规律无法改变,遂把每年的7月22日或者7月23日定为“大暑”节气,一直流传至今。

我国的农历把一年分为七十二候,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年。根据民间的说法,大暑的三候是这样的:
乍一听,这是一个极具浪漫色彩的表达。实际上,古人一直认为萤火虫是由腐烂的草化身而来的。因为在大暑时期,腐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周期,萤火虫分为水生和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会在腐草上产卵,大暑前后,萤火虫卵化而出,点亮夏日的夜空。
土润溽暑的意思是说土壤湿润,空气湿热。《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曾说到“四之气,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就是描绘在大暑期间,空气湿度大,温度高的情况,大暑期间,空气闷重,让人难以忍受。
由于大暑期间空气过于湿热,当其升至对流云层时,遇到高空的冷空气后就会形成降水。这个时期雨势很大,但降水范围很小,洛阳地区甚至有“隔犁沟儿雨”的说法,也就是说有雨地区和无雨地区只隔着一道犁沟儿。雨量虽少,但多多少少也会给处于酷热难耐的大暑时期的人们带来一丝丝凉爽,此时,天气也开始向立秋慢慢过渡。

在大暑当天,全国各地有很多的风俗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地区,人们有“送暑船”的习俗。在这天,周边的渔民们会在“大暑船”上装满祭祀的物品,一起抬着在街道上行走,在行进过程中还会燃放鞭炮。最后将其送至码头,在完成祈福仪式后,把这艘船送入大海。
仙草?这个我熟,不就是烧仙草嘛!
NoNoNo!
在广东地区,仙草是一种草本植物,具有消热祛暑的功效,在当地还有大暑吃仙草会延年益寿的说法。
台湾对“凤梨”两个字的发音与“旺来”相似。因此台湾地区会在大暑时吃凤梨来祈求吉祥平安和生意兴隆。
福建地区素有大暑节气吃荔枝的习俗。大暑前后正是盛产荔枝的时候。在古代,人们还会把荔枝放入井水中浸泡,以便吃到透心凉的荔枝。而“温汤羊肉”更是福建莆田地区的特色菜肴之一,经过炖煮后的羊肉肥脆嫩,味鲜可口。

俗话说“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足以见得羊肉的功用。每到大暑这一天,山东枣庄的羊肉馆便热闹了起来,不少居民会去羊肉馆中喝暑羊。大暑正值三伏天的中伏阶段,外部温度较高,但体内的热气难以消散。羊肉可以驱散体内积热,对经常吃冷饮的肠胃有益。而你如果正好是不太能接受羊肉身上的“膻味”的食客,建议你可以用吃牛肉来代替。牛肉与羊肉一样,都是热性食物,吃牛肉一样可以起到滋补益气,祛暑消热的效果。秦宝牛肉也为你贴心地准备好了对抗暑热的牛肉苦瓜汤,让不爱吃羊肉但又想养生的你也能健健康康地度过大暑!
做法:将苦瓜洗干净去籽处理,在锅中焯烫后放入冷水中浸泡,切片备用。购买好秦宝牛肋条肉,洗干净切片备用。锅中放水,加姜片、盐、牛肉片大火煮开,过程中记得去除表面浮沫,待牛肉快熟之后加入刚刚切好的苦瓜一起煮,牛肉和苦瓜都差不多熟了之后即可关火,最后滴一些香油就可以喝啦!苦瓜性寒,在夏季食用可以很好地起到养肝护肝,祛除暑热,明目解毒的效果。
大暑前后,正好是农历的六月十五。六月十五刚好是全年的一半,有些地区的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神灵,并且把糯米磨成粉后和红面和在一起做成甜品。一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品尝,祈求来年全家生活幸福,甜甜蜜蜜。
【秦宝牛肉】
“大暑不暑,五谷不鼓”,“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大暑大雨,百日见霜”,“大暑小暑,淹死老鼠”这些俗语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工作当中得出的经验,为当今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宝贵的经验。大暑时期,对于人们来说很难忍受,但在炎热气温的影响下,农作物会快速生长,对于农业生产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